家长会的准备是一门功课。如何开启一场适用于不同需求、不同水准的家长的会议?如何通过一场家长会,让这些来自不同家庭、不同诉求的声音能够慢慢地跟上集体行动的口令和步调? 站上家长会的讲台之前,我们需要确定家长会是用来做什么的。
在我看来,班主任的工作有两个维度,一个向内,进行班级经营和管理,另一个向外,做好教室网格里家长团队的组织员和协调员,从这个层面上看,家校沟通、协作显然是班主任的重要任务之一。正因为如此,班主任真的很需要认认真真地准备好家长会,利用好这个所有家长都到场的重要的场合,与家长们达成教育共识,提升家校协同的效能感。
聪明的老师,
(相关资料图)
不打无准备之仗
在我当班主任的许多年间,一直都把家长会准备列为自己的工作重点之一。会议之前,我会围绕 如何有层次地推进会议、如何做好专业的能力展示、如何树立和展示班级形象等方面着手准备。过程中,总结了一些经验供大家参考。
要点一
:筹备文稿
如果你还没有到达脱口秀的段位,建议家长会之前一定要写稿子。需要准备的文稿包括欢迎词和一段200字左右的自我介绍。
此前,因为疫情的关系,很多老师接手这个班或许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却从来没有组织过线下家长会。因此,家长会上的自我介绍显得尤为重要,表达效果与老师在家长心目中的形象以及是否能建立起家校双方的初步信任感直接相关。
真心建议各位青年班主任在准备自我介绍时多花一些功夫,尽量用精炼的文字把自己的优点、长处、风格等讲清楚,向家长朋友们展示一个“才华横溢”的自己,为后续的会议流程埋好伏笔。
此外,还可以准备一份符合年段特点的班级工作内容介绍,让家长对班级有大致的了解。并根据自己的调研、观察、梳理,将本班的发展点以及计划/值得发扬点与家长们分享。当然,发言稿中如果能包含班主任对教育工作的理论总结和实践思考,会是一个加分项。
要点二
:真情邀约
召开家长会之前,建议各位班主任准备走心的邀请函或者信件,向家长发出正式的邀约。通常情况下,这比一则干巴巴的家长会通知,效果要好得多。
要点三
:营造良好氛围
家长会的成功召开,离不开良好的氛围营造。关注教室中的环境细节,打造温馨整洁有品质的会议环境,未必是为了迎合学校和家长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有品位的班主任基本工作品质和价值观的体现。
氛围营造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把教室装饰一下,让会场别致一点;在家长会正式开始之前,播放一段轻音乐,可以为现场铺垫更多的自在感;PPT上的温馨提示,看似不起眼,却能确保会议的正常进行;孩子们作业/作品展示,可以于无声中传递出榜样的力量,让家长们看到更鲜活的孩子。
家长会的流程可以参考这样的设置:
1.欢迎板块
对家长能按时到校表示感谢,并从本学期的第一次家长会开始,严格考勤。
2.自我介绍板块
讲述个人简历、专业特长、工作优势等,如有成绩应充分地展示——如果你是一个标准的实力派,可以讲出自己的教学业绩、代班成绩、论文获奖情况;如果你是一个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班主任,可以讲出自己的代班宣言,努力方向;如果你是一个有自己的思想和理念的班主任,可以将务实与务虚结合起来,展示一个更加丰满的自己。
3.理念传达板块
向家长宣讲学校的办学理念。因为班主任的很多工作,是在学校理念之下的实践落地。让家长们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可以在后续的家校沟通中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降低老师与家长的沟通成本。
4.专业指导板块
需要特别指出的一点是,这个版块并非所有环节都需要绝对原创,但需要老师们在准备环节筛选更多符合执教年级和带班理念的资源,并进行适度地组合、摘录、改编,做到先内化,再输出。
有的老师平常工作兢兢业业,忙得家长会似乎也没时间认真准备。开会之前,匆匆忙忙选上一篇小文摘,分享给家长们。听完之后,家长们私下讨论:“咱们老师讲得挺好的,但她讲的内容,我好像之前就看到过,应该是从网上抄下来的。”想想看,是不是得不偿失,因为这样的做法真的会让老师的形象在家长心目中大打折扣。
5.家教策略板块
开家长会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学校和家庭的互动,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同时也让老师知道孩子在家的表现,从而和谐家庭和学校对孩子的教育,让孩子更优秀、更出色。因此,会上,就一些共性问题,给出立等可取的有效策略,是班主任工作发挥辐射作用的细节展现。
会议之前,班主任可根据学生的年段普遍特征,结合班级孩子的表现,归纳出令家长们焦虑的教育疑难问题,并试着通过向有经验者请教、从书中寻找答案等方法,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帮助家长缓解焦虑。如果能给出一条行之有效的育人途径,那当然会更好。
6.事务安排板块
开学初的家长会上,建议老师们尽量减少事务的安排,力求在琐碎中做到言简意赅,让家长会发挥更大的功用。
(1)形成一些规定:与家长之间达成不同类型的行为约定,把相处的原则明确下来,以此为前提,推动班级平稳运行。
(2)发起一些活动:精心遴选并推荐经由班级家长们自发组织的各种社区实践活动,给出自主选择的空间,让家长和老师了解孩子学习之外的另一面。
(3)提供一些平台:提供来自国内、市内媒体、文件中提供的赛事机会,让孩子们有更多的锻炼展示平台。
(4)给到一些帮助:通过链接、作品、文章等,提供一些本年级常见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策略,为那些正在经历困惑的家长们提供有效帮助。
其实,家长会完全可以打破传统“以学业成绩为中心”的会议座谈方式,变成真正因孩子共同成长而愉快交往的聚会。会上,通过老师的准备和家长的反馈,让每个家庭能有所收获,实在不必搞得几家欢喜几家愁,因为爱不是比较来的,它没有度量。
与不同类型家长的
相处之道
中国有句老话“人上一百,形形色色”。用这句俗语用来形容家长群体的性格特点毫不为过。家长会之前,我们可以试着分析总结家长们的性格特点,借以寻找适合的沟通方式。
科学民主型
和这类家长沟通基本上是没有障碍的。你大可提出心中真实的想法,说出孩子的不足之处,你甚至可以直截了当地提出对家庭教育的要求。班主任要善于帮助此类家长发现学生新的发展空间,并提供有效建议。同时,聊天时也要多听听他们的家教方式,将其中有特色的内容拿到家长会上推广,树立典型,可以在班上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的家庭效仿,这些家长应该成为班级里的正能量。
溺爱放纵型
这类家长容易偏听偏信孩子一方的言论。如果遇到必须要家庭协助的事情时,你需要褒奖和指导并行。首先要充分肯定孩子的长处,在充分列举事实的前提下,指出孩子需要改正的地方,积极耐心地说服家长,告诉家长怎样做才是更科学的教育方式。直接指责是很难让他们心服口服的,摆事实讲道理是更稳妥的方法。
放任自流型
这类家长最突出的弱点,就是他们从来没期望自己的孩子在学业上取得成功。班主任要通过在学生身上寻找亮点,让家长充分感受到惊喜,看到成功的希望,然后才能产生憧憬,配合老师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反之,如果你直接提出孩子的缺点,不停地冲着他们唠叨,而没有提供非常具体的建议,那么说多少次都是白说。
期望过高型
这类家长总是对孩子充满期待,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杰出人才。这本来也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不脚踏实地,做法与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自身特点脱节,只顾盲目地按照自己的理想来要求孩子,就是错位的家庭教育。与这样的家长交流的时候,很容易出现问题。老师觉得家长不切实际,家长觉得老师误人子弟,然后互相批评和指责。而对这样的家长,班主任可以在家长会上旁敲侧击,在面谈时曲径通幽,慢慢地引导他们朝着理想目标,务实地走好每一步。
经济杠杆型
家长长期以金钱作为孩子学习的动力,会导致孩子离了钱就不动了。久而久之,孩子会觉得学校里的学业生活是一种负累。遇到这种情况,班主任不要急于让家长一下子彻底改变奖励方式。家校交流的时候,要慢慢帮助家长放弃金钱奖励,让他们认识到真正的动力应该来自学生的内心,来自对学业的爱和兴趣。同时,班主任还要向家长传授方法,让其了解还有哪些方式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全面移交型
和这类家长交流的时候,班主任要多布置具体的任务,通过不同的形式把他们带回到孩子的身边。例如,学生背诵时签字、参加家长开放日等,为他们教育孩子提出具体的、切合实际的要求。家长用心不用心,全看班主任如何与家长交流了。
机械管理型
这类家长的责任心是令人敬佩的,他们和千千万万望子成龙的父母一样,愿意抽出时间陪伴和帮助孩子。班主任在和这类家长交流的时候,要充分肯定他们付出的努力,同时,要充分施展自身的专业能力,向他们推荐一些有效的方法,帮助他们寻找问题的根源。
碎碎念型
这类家长特别健谈,但他们却没有发现,之所以他们的话在孩子面前不管用,就是因为他们说得太多了。家长为了告诉你她教育孩子有多辛苦,可以从外婆从小带她的故事开始谈起,常常聊了一个小时,你都很难理清她想要表达的主要内容。他们的孩子常常在唠叨声中被磨成了“铁耳朵”,特别有忍耐力。班主任在和这类家长交流的时候,要有时间观念,首先要告诉对方你一会儿还有事情,限时聊;然后要问清对方主要想表达的意思,问清她需要你协助的地方,给予简洁实用的答复就及时结束。
粗暴严厉型
面对这类家长,班主任不要气势汹汹地告黑状,这会给孩子造成皮肉之苦。表面上看这样做似乎是出了老师心头的气,但试想,明天又出现了同样的情况怎么办呢?还是要慢慢将家长劝回到科学家教的道路上来。让其逐步改变对孩子的惩戒方式。班主任可以靠家长的威严来借威震慑,但是不可以操之过急,否则会适得其反,出现极端事件。
多元复合型
这类家长的特点就是没特点。心情好时讲科学民主,心情不好时唠唠叨叨,心情烦闷时就对孩子暴力相向。这种家长常令班主任捉摸不透。和这类家长打交道时,班主任要保持稳定的语言状态,找准要点,坚守理念,灵活应对。
其实,所有的家长都与老师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就能找到家校交流的共同话语。家长会上,班主任可针对不同家长的特点,利用自身的教育能力为他们提供有效的家教方式,当好家长的参谋,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带动更多的家庭用科学的方法来养育孩子。如此,相信一定会实现更佳的教育效果。
来源 | 根据作者在第九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上演讲整理
作者 | 田冰冰(杭州市春晖小学教育集团)
责编 | 张凯
美编 | 姗姗
执行主编 |安迪
标签: